高考一結束,我就和同學一樣開始了吃喝玩樂。由于成績分數(shù)一時半會還出不來,再加上世界杯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,所以不敢跑的太遠,所以暫時還只能在周邊玩玩,話說還真的憋死我了。
實際上,我一直以前,就是想直奔這個安昌古鎮(zhèn)。只是名氣沒有烏鎮(zhèn)西塘那么大,就一直沒有成行。從杭州出發(fā),沿杭甬高速開約20分鐘,在柯橋出口下,很快就到了。
安昌老街開市于明弘治二年(1489年),至今有近600年歷史。古鎮(zhèn)人家依然保持著傳統(tǒng)生活習俗,青石板長街穿鎮(zhèn)而過,鱗次櫛比的商鋪擺放著臘腸、臘魚、臘鴨、霉干菜、鐵蠶豆、扯白糖、烏氈帽等等。
老街氣息和市井常態(tài),都是我喜歡的感覺。
行走在安昌三里長的依河老街,江南村鎮(zhèn)特有的廊棚遮蔽著陽光,倍感清涼和舒服。抬眼望去,對岸的粉墻黛瓦、臺門人家、悠長的小巷、彩虹跨河十七橋,魯迅筆下的民俗風情,一切都打上了濃厚江南水鄉(xiāng)的印。
與我之前去過的很多水鄉(xiāng)古鎮(zhèn)相比,安昌與烏鎮(zhèn)、西塘似乎沒什么多大的差別,雖然名聲與規(guī)模比起來差一些,但形式大同小異。正是因為它的無聞,令它可以保留住更多傳統(tǒng)與真實。
安昌的小橋非常有特色,“拱、梁、亭”各式,千姿百態(tài),古樸典雅,素有“碧水貫街千萬居,彩虹跨河十七橋”的美譽。
扯白糖是安昌舊俗中頗受歡迎的,堪稱江南一絕。需要相當大的力氣。一般扯糖的師傅舀一斗雪白的砂糖,倒進鍋里,加熱、攪拌,糖成了糖汁,被飛快地扯成長長的一條軟白糖,粗大滾燙的糖條在師傅手里上下翻飛,自如得像是繞著毛線,最后剪成小塊。
在安昌,你還可以看到濃濃的江南民俗風情,紹興幾千年的民俗風情在這里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:熱鬧的水鄉(xiāng)社戲、喜慶的船上迎親、傳統(tǒng)的手工釀酒、穿梭的烏篷小船......裹粽子、串臘腸、扯白糖等等江南風俗一應俱全,紹興千百年來的民俗風情在古鎮(zhèn)大都得到保存延續(xù)。